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戲偶達人徐俊文(共三張)

       徐俊文,雲林縣斗南鎮在地木雕戲偶的第二代傳人,從小跟隨無師自通的父親徐炎卿──創辦於民國63年的炎卿戲偶雕刻社的負責人,習得一手好技藝。他不僅繼承父志致力於維護傳統文化的精神,更展現世代變遷的創新膽識。他的父親徐炎卿曾榮獲1983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之文藝季獎、1991年獲得雲林縣瑰寶獎等等獎項,2000年受總統肯定為雕刻國寶,徐俊文本人也曾多次獲獎並受邀海外表演。不幸的是徐炎卿在52歲時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早年喪父讓徐俊文頗受打擊;他還記得父親在他雙手滿是傷痕、身心疲憊時鼓勵他,只要學會雕刻技術就不需繼續辛苦,單純聽話的徐俊文咬緊牙根勤學苦練,憑著天賦與精湛手藝,曾經跟父親同時各自完成客戶訂作的戲偶,不分軒輊的水平連客戶都無從辨別,於是逐步建立起他的自信,這才發現學會雕刻技術後卻是再也停不下手。感念父愛之餘,他跟家人矢志要完成父親遺願,成立一座戲偶館物館,將這分傳統藝術傳承下去。
       在父親的善巧引領下,戲偶雕刻成為了他一生的志業,為了也讓新世代接受戲偶,他顛覆傳統模式,開發各種不同的電玩、動漫角色人偶,甚至是Q版的造型,不斷地求新求變及勇於挑戰,如今他的戲偶能在業界受到高度肯定,正是由於他的堅持的精緻與專業度,目前可說是全台產量最大品質精美的戲偶產地。在布袋戲鼎盛時期,他們的戲偶曾經供應全台約六成的布袋戲團的需要,包括黃俊雄布袋戲團的戲偶也有部份來自他們家。除了劇團外也有許多收藏家指名要炎卿的作品。精緻的程度已然跳脫演出道具,而是被視為一件件的藝術品。「偶的家」戲偶文創園區的成立,就是他與家人推展戲偶文化產業的最佳實證。如今更是帶著一份使命感繼續努力,希望能將偶戲所表達忠孝節義,傳統文化豐富博大的內涵發揚光大,把傳統地方藝術留給我們後代子孫。

 

本篇圖文感謝雲林縣文化處、斗南鎮人文協會、薪傳系列~掌中戲(引用影片)協助。
 

書藝界國寶陳岳山(共六張)​​​​​​

書藝界國寶 陳岳山

       長時間的經驗的累積,陳岳山老師書法文字的靈動和蒼勁一年年深厚,高齡九十餘歲的他依然維持持續寫字的習慣,陳夫人表示到這一兩年他才出現一些疾病與不適。老師平日重視養生,維持規律作息和清淡飲食。每天的閱讀習慣和對外界的關心展現了「活到老,學到老」的人生哲學,單純的生活圈也讓生性淡泊的他擁有平靜的心態,這樣的生活方式是他能在如此年邁依然握筆不抖,氣力充足的原因吧!

       不斷向更高的境界挑戰。歷經多年的書寫過後,作品已獲多個獎項保證,一九九六年參加日本第十二回全國公募書道展時,榮獲「大貫」(即第一名)的殊榮,陸續的也榮獲不少優秀賞、金牌獎等獎項;在二○○五年又獲雲林縣政府頒發雲林之光「五育特殊成就奉獻獎」。外界給予其作品極好的評論,因此漸漸打響知名度。 

       書壇耆老──王北岳以八個字:「阿鈞萬象,筆灑千章」來形容陳岳山的流暢飄逸的書寫風格;歷史博物館前館長──何浩天則將陳岳山形容是今日書道世界一顆慧星,光輝璀燦,閃耀大地!並且稱陳岳山書法是超世紀、超世界級的文化資產;書藝大老──陳其銓讚其作品:「筆墨傳風神,氣度非凡。」並認為其書藝已注入新時代的精神;輔仁大學書法耆老王靜芝教授則稱其行草:「煙霏露續斷而不連,鳳翥龍蟠,玩之不覺為倦,覽之草視其端」;前教育部長──朱公匯森言:「其書法造詣深厚,落筆自有內涵,更為人稱道。」從眾人讚譽有加可見陳岳山的作品深獲眾人喜愛。

墨寶為贈者量身打造 書道傳奇傳承後世
       甚至有人從遠地前來雲林只為求字,但陳岳山有幾個不寫原則:「今天天氣不好不寫,心情不好不寫,今天朋友來不是學者、三教九流來要字、沒有禮貌不寫。」他不輕易書寫成了特色,但也諸多名人珍藏,舉凡:二○○八年蒙台灣馬前總統英九接見,便獻贈墨寶、天獅集團的總裁──李金元特地從天津前來斗南為索取贈予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之「壽」字墨寶、二○○九年致贈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書寫「再造美國雄風」之墨寶,除了政商人物外,佛光山星雲法師、證嚴上人、前教育部長──吳思華也同樣喜愛且收藏陳岳山之作。然而為人嚴謹有所堅持的陳岳山並不貪圖錢財,對每位不同對象他都用心選用不同內容,這項任務的完成就要歸功他平時勤於閱讀的好習慣。

       陳岳山老師的書法展覽更是遍布各地: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雲林文化局及日本、舊金山、洛杉磯、天津等各地皆可見到他的作品展示。而除了在書法藝術上的擁有高度成就外,陳岳山老師在教育方面曾榮獲教育部「全國服務成績優良教師」殊榮;在故鄉方面以其母之名在故鄉中小學各設立獎學金,並設立「方紅緞獎學金基金會」,漳平市也特別為其設立「陳岳山書藝館」,彰顯其書道之成就。除書法外,陳岳山老師也將書法融入生活,開發多媒材與生活化的文創藝品,例如陶瓷、書藝、木雕、竹刻等材料,都能夠與他的書法巧妙結合。

       但唯一讓陳岳山感慨的是,書法藝術在去中國化的潮流以及大環境的變遷下逐漸式微,他表示:傳統的根是無法抹滅的,那份隨著血脈相傳下來的語言風俗文化是不容遺忘的,否則真的就像無根的蘭花般寂寞凋零。陳岳山最大的期望便是以「德」「善」使中國書道能夠永傳後世,相信陳岳山眾多的聞名之作也已為他在深廣的書法歷史中留下輝煌的紀錄。

 

本篇圖文感謝雲林縣文化處、斗南鎮人文協會、艾迪爾影視-遐齡弄墨岳山九十書藝展(引用影片)、陳見明-專訪雲林斗南翰墨人生陳岳山大師現場揮毫系列報導(引用影片)協助。

書法國寶大師陳岳山己於二0二一年一月二六日仙逝 享嵩壽95,其揮毫容姿留給大眾無限懷思。

偶的家炎卿戲偶文創園區(共四張)

偶的家-炎卿戲偶文創園區

       全台第一家布袋戲偶觀光工廠─「偶的家」炎卿戲偶文創園區,位於雲林縣斗南鎮,以豐富的內容帶給遊客最大的滿足,舉凡戲偶生旦淨末丑角色的介紹、戲服製作到布袋戲演變的歷史過程、東西方戲偶種類,都有實物的呈現,可說是布袋戲偶的博物館。以傳承布袋戲文化為宗旨的園區,除了傳統戲偶外還不定期的舉辦研習,安排國外偶戲的切磋與交流,尤其適合親子同遊,更是關心台灣民俗文化的人來到斗南必訪之地。
       國寶大師黃俊雄演活了雲州大儒俠中的史豔文,而雕刻出史豔文戲偶的卻是斗南戲偶師徐炎卿,在布袋戲鼎盛時期,全台許多的戲偶都是來自炎卿戲偶。早年,為了能在晚間更清楚的觀看野台布袋戲演出,他精心開發了螢光偶,讓台灣布袋戲走進最風光的時期。隨著霹靂布袋戲的盛行,炎卿師傅又研發明了手掌關節會動的戲偶,能做出拔弓、射箭、撐傘等技術的特技偶。不幸的是徐炎卿因積勞成疾,在52歲那年英年早逝。如今則是由徐炎卿的兩位公子分別以不同方式繼承家業,長子徐俊文接下炎卿起家的班底,供應全台許多傳統掌中劇團戲偶的需求;次子徐建彰則與母親及姊姊一起經營「偶的家」並擔任執行長一職。他知道市場的變化與殘酷,台灣要成為先驅者,更要快速的轉向應變,擴大視野、積極行動才能有生機。除了原有掌中劇團的市場,徐建彰發現還有更大的潛力,則是廣大民眾參與文化的深度體驗,這也是「偶的家」目前走的路線,唯有在傳統產業不斷曝光情形下,同時彰顯文化的核心價值,提升產業的新的價值才是下一步要走的方向。他知道除了影音製作、劇情製作、聲音製作外,還要掌握的是布袋戲原創與著作權,而且這是一個銳利的問題面,傳統文化要維持下去需視整個產業鏈大家共存,並且要大量生產才有生路,我們希望能跳脫戲偶只是道具的框框,讓這項民俗文化變得更多元、更年輕化。希望布袋戲文化不只是台灣的地方文化,更能在國際發光發亮!

 

本篇圖文感謝雲林縣文化處、斗南鎮人文協會、濁水溪電台-雲林炎卿戲偶文創園區-偶的家(引用影片)協助。。

葫蘆雕刻藝術江宗慶老師(共四張)

       斗南鎮小東里,有一位拿葫蘆畫夢想、用葫蘆寫青春、持葫蘆雕歲月的「瓠仔」創作大師-江宗慶先生,經年累月投身「葫蘆海」,埋首鑽研葫蘆栽培改良,變成上選可用素材,進而努力思索,如何為葫蘆附與更多彩的藝術生命,創造珍賞價值,經由江老師匠心獨具的巧思,都展現無限生命力,活出不同風格,瀏覽著各異其趣,精緻唯美的葫蘆藝術,不禁讓人讚嘆斗南鎮還保有如此令人驚嘆的藝術瑰寶!

       江宗慶的葫蘆藝品受藝術界肯定獲獎無數,從早期的雲林縣文化中心聯展、雲林瑰寶聯展、兩岸名家聯展再到雲林縣藝術家應徵參展「工藝平面設計雕刻類」作品「葫壽同福」獲優選、百魚圖獲第二名,近年來也依舊參加展覽與比賽。對葫蘆藝術創作與傳承的執著讓江宗慶至今堅持雕刻葫蘆,為其賦予更多彩的藝術生命,創造珍賞價值,不斷潛心研究、精益求精,不斷推陳出新、雖然時常遭遇挫折,憑著他對葫蘆藝術的熱愛與執著,無畏艱辛失敗,終於成為葫蘆藝術創作領域中,廣受推崇的箇中翹楚。

 

本篇圖文感謝雲林縣文化處、斗南鎮人文協會、鑫傳視訊廣告-不依樣畫葫蘆(引用影片)協助。

雕刻大師張敬(共四張)

       國際雕刻大師張敬,年輕的他原本是個驗光師,曾在斗南鎮上開設「張眼鏡行」。49歲開始學習雕刻,因緣際會與馳名國際的雕刻大家朱銘一起受教雕刻大師楊英風門下,跟隨楊英風專研雕刻藝術,學習如何化繁為簡,用最簡單的雕刻手法刻出動人的大自然景觀,從此開創屬於自己創作的風格。擅常自然景觀雕刻創作,曾雕刻出許多氣勢磅礡,震撼人心的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無數雕塑獎項的殊榮。
       我49歲那一年,有一天作夢,夢中聽見上帝清楚地告訴我去學習雕刻。張敬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他認為這是上帝的旨意,決心從命。他將此夢告訴林岳宗,恰巧當時楊英風是林石協會會員之一,林岳宗說:「好!既然要學雕刻,那我幫你引見楊英風大師,收你為徒吧!」一年後,張敬進入楊英風門下。人物寫實功力極佳的張敬,以《聖經》為題創作了〈引導〉,結實纍纍的葡萄樹、活靈活現的小羊群,作品備受已故的前故宮院長秦孝儀讚賞,並獲典藏。

 

本篇圖文感謝雲林縣文化處、斗南鎮人文協會、國立國父紀念館SYSMH-張敬的雕塑藝術展(引用影片)協助。

布馬陣(共四張)

       

       自先民渡海來台開墾桑田、開創家業,新厝寮的居民在閒暇之餘組起了家鄉的布馬,成立了布馬陣。除了自娛外,更經常在廟會慶典的遊街以及廟前的廣場表演。每次演出時,皆獲得無數掌聲,亦曾獲邀在總統府前表演,為村里贏得無上光榮。斗南鎮新光社區舊名新厝寮,新厝寮的布馬陣傳統民俗技藝係由陳旺前輩於日據時代,遠赴唐山(大陸)學成返鄉,流傳至今。早期的農村生活,農民每天辛勤工作,生活單調,陳旺先生於是召集陳旺朝,陳壽等人傳授技藝,利用夜晚或農閒之際勤加練習,由於技藝精湛,演出後轟動一時,開始在地方慶典、廟會活動時擔綱演出,如今已傳至第三代。

       布馬陣是台灣的傳統藝陣,起源於農作或農閒時節的歌舞,在農間時期及農作後的晚間,因無較好的娛樂,便聚集到三合院的晒穀場作練習及閒話家常,作為聯絡感情、生活寄託的依據。即興成分濃厚,與實際生活的體驗息息相關,曾是農村生活精神的寄託之一,可說代表了生長在這塊土地上人民的生命力,同時也是一種珍貴的文化藝術資產。隨著工商發達,農村人口老化,留不住年輕人,布馬陣傳承者少,其稀有特殊性目前在台灣已不多見,趣味性濃又具有傳統民俗的特色,有識之士常思如何復興布馬陣,希望讓更多人認識布馬陣,才能完整保留這項特殊的民俗技藝。 布馬陣的由來有三種傳說:一般認為是新科狀元及第後,到相府拜訪,陪行者有一個馬伕,兩個侍衛;拜訪宰相府的隊伍和過程,被編為小戲,在廟會及節慶場合表演;第二種說法是清朝有一位忠臣遭陷害,其子亡命在外,某日皇帝出京遇刺,被這位忠臣遺孤所教,皇帝便賜封白馬給他,因他不諳馬性,險象環生,布馬陣的表演便是模仿他的有趣動作。另有一說則是明末之時,有一清廉剛正的縣官,被奸臣所害,身著官服倉促出逃。當時正逢廟會遊街,人眾甚多,便簡單製作竹馬,繫戴假鬍鬚,商請一馬伕持流傘,加入遊街,並以逗趣表演,避人耳目,得以出城。出得城後縣官一無所有,感念布馬救己一命,便自創招數,從此以布馬為業。

 

本篇圖文感謝雲林縣文化處、斗南鎮人文協會、嘉鄰-傳統民俗【布馬陣】紀錄斗南鎮人文協會(引用影片)協助。

手工刺繡謝玉華(共四張)

手工刺繡 謝玉華     

       雲林縣斗南鎮謝玉華女士,是縣內少數手工刺繡師傅,縫製道服、戲服、陣旗與八仙彩等傳統藝術!攜手與丈夫沈西川度過五十餘年的刺繡工作,現今一個人跨入六十餘年的刺繡生活,拜訪中很幸運的玉華阿姨剛好在用針車刺繡神明偶像服裝上的龍圖騰,這些圖騰都是玉華阿姨手工繪製圖案,再依稿直接用針車刺繡上去,不管是龍爪、麟片、龍鬚....,再精細的圖案她都能靈巧快速'的縫製出來,針車在他手上彷彿畫筆般,出神入化的描繪出生動的圖案,不禁讓人讚嘆斗南鎮還保有如此令人驚嘆的手工藝術!阿姨一邊工作一邊跟我們訴說,國小畢業就去當學徒,由於機器刺繡的低價市場競爭,能接到的訂單可說少之又少,現今的她說做到不能再做,希望此項手藝不要失傳,能夠繼續保存下去。

 

本篇感謝雲林縣文化處(引用影片)協助。

​​​​​​木雕藝術家賴冬信(共五張)

木雕藝術家─賴冬信

       賴老師的創作中沒有圖片模擬,雕刻人物的難度很大,完全是靠自己心念去揣摩,讓人感動的神韻其實是內心深處的感情呈現。作品中「代客乞福」是自己很用心也很喜歡的作品,背後呈現的是內心深處那份憐憫與謙卑,人物的眼神十分無助且無奈,卻是小市民真實的寫照。身上背著一個裝錢的布袋,一手拿著獅頭,每逢廟會活動或有喜宴時穿梭在人群與民宅店家間。也許他的角色就像一個乞丐,但比乞丐多一些付出的行動,他耍弄簡單舞獅技藝,一邊說著一連串的吉祥話,只為獲得或多或少施捨的銅板。當別人開心的吃喜宴、看熱鬧,他則賣力舞弄,藉此換來自身溫飽。賴忠信誠懇的為這卑微的小人物代言,他的作品讓人讀出基層人物生活的艱辛,同理困頓的那份慈悲心。作品取名代客乞福,也是代替客人祈福,更祈求自身的福氣綿長,得以早日脫離貧困。他說:「我喜歡這個作品,因為很多人都只是舞台上的配角,有說不出的辛酸,但卻用看似卑微,內心倔強又尊貴的方式堅強的存活!」

       順著手中的木頭造型延伸,自在隨興的創作出展翅的貓頭鷹與看書的學者......他的作品崇尚自然,信手捻來,渾然天成。鄰人眼中他是悠閒親切的,但卻無人得知他內心的孤寂,只見經常外出的他躲在田邊大樹下的身影,更多時間則是守在工作室不見客。他安靜地用雕刻刀寫自己的人生,醞釀出的作品卻總讓人驚豔──一件陳舊的皮衣,細部的處裡竟是皮革的感覺,精準而生動,拉鍊處理的細緻手法需要多麼深厚的功力。

       一個來自鄉下的藝術家,用興趣支持他走這條將孤寂且豐盈的路,就算獲獎無數,謙卑的他仍然認為創作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他說:我認命的喜歡木刻,安於木刻,如果無法雕刻,我的生命將沒有任何意義。土地滋養著他的木刻生命,他也豐富了這塊土地上藝術的元素。他完成作品所花的時間越來越長,因為知道認識得越多,越是小心謹慎,而體悟與追求的境界也越高越深入。

       賴冬信老師多次應林務局的邀請,參賽作品都有很不錯的成績,完美的為漂流木留下精彩的註腳。他承認精雕是需要很長時間的訓練,心靈深處的翻湧與掙扎後依然如此內斂成了他作品的特色,他勇於拒絕命運的安排,堅持走自己的路,他用獨立瀟灑的眼光看世界,另一方面他又極富感情的同情身邊勞工深沉的一面,關心那些為生活拚搏和喘息的低層人物,就像現實中的自己,堅毅又勇敢地與名利擦肩而過。雖然每幅作品人物都帶有一股憂愁,然而這正是現實生活中小人物的真實表情,在他雕刻刀下所透析深刻的人生百象中,在在為他積累更多創作的能量。

 

本篇圖文感謝雲林縣文化處、斗南鎮人文協會、雲林縣社區影像地圖-2018年社區奧斯卡 木雕藝術家賴冬信(引用影片)協助。

陶藝家楊銘洲(共四張)

勇於嘗試的陶藝家

       陶藝創作方面已經深耕二十餘年,一路走來,靠的都是自學,雖然跟幾位老師請教過,但是「沒有人願意承認是我的老師。」楊銘洲笑著說,因為自己只是從旁觀摩、偶爾問問題,大多時間還是靠看書、看影片、自己動手做。
從自己找土、練土、測溫度、配釉、燒法等等都要自己去體會,才能做通盤了解,從而找出屬於自己的特色。最初的作品都是為了比賽、觀賞用,後來則轉向生活器皿時,讓他有了新的創作思路。

培養陶燒子弟兵 1250度燒出的革命情感
       在大成商工任教之初,楊銘洲就發現學校有很多工科方面的器具因為美工科轉成廣告設計科而封掉,其中便包含了一批陶藝相關的器具,於是請了人將損壞的機器修好,開始使用。慢慢地有些作品,遇到貴賓會主動贈送,校方也覺得這樣的禮物不錯,於是95課綱上路,就順勢把陶藝納入正規課程。他認為,學生有興趣是因為當成品產出時,會特別有成就感,和國英數的學習感覺都不一樣。曾拿過台灣金壺獎和雲林文化藝術獎首獎的楊銘洲不斷進修和推出新作品,他笑說因為怕被學生追過去。「在教學的這個環境,一定要有變化,所以要儲備很多能量,一直學下去;自己沒提升就會覺得好像沒有長進,教學生也會心虛。」完作一件成品需要花費很大的心力,尤其使用柴燒,大約需要燒四到五天,約五公噸的木柴;從點火開始就要守著窯,所以是需要一群團隊輪班才能完成。一旦學生願意跟著你一起守著這個爐,就表示他是真的有興趣,「燒柴窯不時要投入木柴,16、7歲的孩子,在爐子打開時的溫度不是每個人都受得了的。」楊銘洲直言,一屆學生帶出來,能有一兩個真心喜歡陶藝的他就已經很滿足,甚至有學生當完兵後創立自己的工作室,將作品包給店家代售。古老傳統的柴燒陶藝近年來漸漸沒落,能收獲今天的成果,楊銘洲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讓學生們了解、喜愛陶燒,也期許未來可以在自己故鄉發展一個陶藝中心。

 

本篇圖文感謝雲林縣文化處、斗南鎮人文協會、鑫傳視訊廣告雲林新聞網-累積二十年功夫楊銘洲作品有溫度(引用影片)協助。

雕刻藝術黃圳平(共四張)

興趣--阿平師技藝爐火純青
       比起讀書更熱衷繪畫、雕刻藝品的黃圳平-人尊稱阿平師,因為滿腔熱情而進入這個十年磨一劍的領域,16歲就遠赴台中學藝的他,憑藉著不輸給任何人的信念,進入了雕刻──這份讓他從事一輩子──的行業。

雕刻精巧絲瓜參展 竟遭詢問能否複製
       大件的神像、小尊的吊飾黃圳平都雕刻過,但除了擅長的神像,他也利用身邊常見的物品來作為雕刻的素材,絲瓜就是其中一項。善於觀察的他發現相較於其他瓜類而言,絲瓜有更多的可發揮處,早期技藝尚未純熟的階段只會雕刻外層,經長時間熟能生巧後連絲瓜內部的纖維都可以惟妙惟肖的復刻。黃圳平直說:「因為住在鄉下才得以方便觀察與取材。」花瓣的皺褶,瓜皮的紋路,生物的刻畫皆都活靈活現,構成一幅閒適鄉村田野景致。
       今年60餘歲的黃圳平,已刻過無數作品。早期曾參與雕刻相關比賽,深獲好評;也曾與友人一同參展,但因絲瓜作品的特殊性吸引了許多希望收購者,黃圳平坦言曾遇到過想要購買回去複製、模仿作品的買家。心血結晶遭仿製,令他氣得決定以後只接訂製,不願再參加展覽、比賽打響知名度。淡泊名利的黃圳平只期望能因此減少有心剽竊的人士出現。不過即使遇到不肖商人企圖利用他的作品銷往中國賺錢,黃圳平也還是努力不懈地創作,對雕刻的熱情不減當年,樂在其中。

 

本篇圖文感謝雲林縣文化處、斗南鎮人文協會協助。

不上妝的醬油新芳園(共五張)

不上妝的醬油 新芳園
       來到斗南這座鄉間小路的三合院外,遠遠就能聞到令人無法招架的濃濃豆香撲鼻而來。70幾年來堅持純手工甕缸發酵的純釀造醬油,新芳園王家三代人見證了台灣醬油的興衰史。新芳園1945年創立,現傳到第三代,創辦人王坤城原是西裝師傅,因鄉下人節儉全年做不到幾套,為了生計,南下高雄左營學製醬油,學成後回到石龜開醬油工廠,早年除生產醬油,還做醬菜、豆腐。第二代主人王福進,在民國69年接手父親的生意,當時雲林縣有120家傳統醬油廠,現在只剩18家。現己傳至第三代負責人王榮生。新芳園挺過了鼓吹工業化、豆麥醬油盛行的日據時代,走過了釀造醬油在大眾市場上銷聲匿跡的低價消費時代,現今保存的是新芳園特色手工發酵與產品的不斷創新。

       參加評鑑的「不上妝醬油」,除不使用人工、化學添加物,且通過400多項農藥殘留、重金屬及黃麴毒素檢測合格,豆香、口感都獲得極高評價。出色的表現,讓小小的新芳園醬坊,從全台110款知名醬油評鑑中脫穎而出,奪下《台灣醬油誌》最高風味首獎。這樣「不上妝」的醬油,開瓶時是濃烈而不刺鼻的醇香,剛入口是驚人的鹹,但一吞入喉中,甘潤的滋味便一湧而出。

 

本篇感謝57東森財經新聞-進擊的台灣雲林不上妝醬油(影片引用)、USTV非凡電視協助-台灣真善美"不上妝醬油(影片引用)協助

祭孔會場.JPG孔子像.JPG聰明門.JPG各界人士參與祭孔.JPG

 

       當斗南的莘莘學子們在和其他大城市的孩子們討論學生時期的活動時,也能驕傲地說我們的鄉鎮也有祭孔活動。並不是所有鄉鎮都有孔廟,從地方上一群人的信仰發展至今已有數十載不間斷的紀錄,實屬難得。一般來說祭孔大典主要交由縣市層級之地方機構舉行,但斗南鎮不同於其他地方,是少數由鎮公所發起的祭孔活動。場面固然不能聲稱人聲鼎沸,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然較為樸素精簡,但奠祭禮儀去除了部分繁文縟節反而更能令人看出精髓所在。

  

-公廟流變與祭孔的歷史沿革:

       斗南鎮的文武聖廟感修堂,其故名為明聖堂,成立後曾歷經幾輪改組,最終在民國47年以石龜里感化堂分堂授權設立。斗南的孔子信仰一開始並非源自於宮廟系統,而源自於地方文人們舉辦的孔子會。雖然孔子會一路走來也遭逢過傳承的困難,但是當年陳欽雨先生卻一轉危機,趁著斗南鎮的文武聖廟感修堂原址改建之時增建了專門祭祀孔子的大成殿。而原先廟與所供奉之神明為儒教系統中之三恩主:關聖帝君、孚佑帝君以及司命真君,也逐漸演變為供奉孔子以及關聖帝君為主之文武宮廟。

       在祭孔方面由於公所民政課在行政作業上與教育機構和宮廟組織的緊密關聯,以當時民政課的吳福教課長邀請大家集思廣益安排祭孔活動,接著在祭典儀式的方面則是派出里幹事們不辭辛勞地奔赴台中去做引贊生的訓練。那時在斗南鎮公所陳森彬秘書與吳福教課長兩人皆同時身任感修堂的祭祀人員,也曾遠赴台中取經,再經由各方人員的幫助,像是由以學校老師為主體的教育會負責幫忙完成疏文與在典禮中朗讀的定型稿雛型。

       為了避免效仿古禮的典禮年年重複,讓主辦方和參與民眾感到了無新意,大家也都開始腦力激盪以求創新,例如從假牛身上拔取智慧毛,或是讓學童們經過以青蔥裝飾成的聰(蔥)明門,也曾有祭孔搭配上書法展的點子,年年的祭孔活動都有不同的亮點。不僅如此,有緣前來參加典禮的小朋友們都會在活動結束時得到經過孔子加持祝福的紀念品。

 

-廟宇建築:

       由於感修堂的裝潢風格較為樸素,但我們仍然可以由一些設計上的細節來鑑賞那些孔廟經典的設計要素。其中以神桌上孔子像後方的麒麟呈祥圖尤為關鍵。說到孔子信仰的自然就不得不提及對於麒麟的信仰崇拜,相傳在孔子誕生之時有麒麟顯現,因此在宮廟建築的設計上,麒麟這種神祕的神話生物便被賦予了為家族帶來聰慧的子嗣、振興文風等意象,其藝術展現便時常伴隨著孔門賢哲一同出現了。

 

-現場奏樂:

       典禮的成功與否除了取決於台上的祭祀人員,在儀式中負責樂曲演奏的樂團也功不可沒。斗南鎮祭孔的一大特色,便是古風國樂的現場演出了。一切皆要歸功於在儀式中演奏音樂的聖樂團,其技藝之精湛嫻熟為斗南鎮上的文教風素更添增了一番風采。

 

-儀式精簡但不失莊嚴虔誠:

       斗南祭孔活動之特色在於其小而精緻,力求文化雅俗共賞。儀式簡短但不失其精華,且句句言簡意賅,多取材自論語但字字老嫗能解且能引人深思。孔子終其一生、不遺餘力地提倡以仁為本的教育哲學,如同在貧脊荒蕪的土壤裡種下了一顆種子,在數千年後的社會裡我們一路看者它發芽茁壯,到如今這般嵾天蔥鬱、屹立不搖。

 

-斗南祭孔的未來

       代代流傳的傳統文化固然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但在轉瞬即變的現代社會中也將面對巨大的挑戰和變化。所以在民國一百年之時,為了延續斗南鎮的祭孔精神和避免出現文化的斷層,公所與感修堂推出過紀錄祭孔典禮的影音光碟,希望能以多媒體的形式將風俗文化做最完整的保存。

 

本文感謝張義鑫先生提供圖文及文武聖廟感修堂協助。